close
樂山大佛像背靠山崖,面臨大江。佛像鑿塑于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鸞峰臨江一面的崖壁上,和樂山城隔江相望。他面對著滾滾東流的江水,體態雍容,神情自若。這尊雄偉的佛像高71米,數十里外都可以看到。他的頭長14.7米,寬10米。頭頂上每一個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張大圓桌。他的耳朵長7米﹔他的腳背寬8.5米,可以圍坐100多人。
這座大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(713年),由凌云寺的海通和尚發起造像,工程一度中斷,直到唐德宗貞元十九年(803年),才由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完成,歷時九十年。令人惊异的是,在沒有科學儀器的情況下,古人是用什么方法保證它的各個部分之間比例适當、體態均稱的呢?細心的游人會發現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后面,鑿有縱橫的排水溝,一場大雨后,積水很快就通過這些排水溝排走了,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。這座大佛像,經過一千多年仍能保持完好,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這套科學的排水系統。
全站熱搜